搜贴子 搜作者(贴子) 搜作者(回复)
佛山家教网首页 | 
社区首页 > 教育新闻 > 浏览
楼主
佛山市2009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化学考试说明
佛山市2009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说明
Ⅰ.考试的指导思想
⒈ 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⒉ 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⒊ 有利于指导中小学教学,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
⒋ 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和发展学校优质教育;
⒌ 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⒍ 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
⒎ 有利于初中与高中教学的衔接,保持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Ⅱ.考试性质
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是体现佛山教育实际的选拔性考试。因此,考试应该有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并且有一定的信度、效度。
化学科
一、考 试 依 据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广东省考试院制订的《2009年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说明》、佛山市教育局制订的《佛山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说明(化学科)》以及和现行教材为依据,并结合我市九年义务教育化学学科的教学实际。
二、考 试 要 求
考试凸显《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三个维度的考核,即:考查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查过程和方法;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
㈠对知识内容学习目标的要求层次
对知识内容学习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对学习目标要求中的“行为动词”的水平层次解析如下:
学习目标 行为动词 水平层次 举 例
认知性学习 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 了解水平 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能说出常见的乳化现象;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 理解水平 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并能简单应用。
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 应用水平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技能性学习 初步学习 模仿水平 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初步学会 独立操作水平 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体验性学习 体验、感受 经历水平 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得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 反应水平 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认识新材料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 领悟水平 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
㈡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考试要求除了要达到课程标准中学习目标的水平外,还要侧重考查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1. 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表、标签(如药品、食品等)的观察和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等的观察,获取相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提炼有价值的信息解答简单的化学问题。
2. 掌握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规定的内容的纵横关系,分析解答问题;能应用分析和综合、类比和比较、判断和推理等思维方法去研究和解答一些基本的化学问题。
3. 对于信息给予的问题,能迅速解读,从试题所叙述的文字和给出的图表及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运用已学知识,经过思考、加工、推断得出结论并能较好地进行表达。
4. 能运用所学知识于新的情景,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对一些设计性因素、评价性因素的实验问题,能初步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进行探究;初步会处理实验过程中某些安全问题。
5. 能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试管、烧杯、漏斗、水槽、酒精灯、集气瓶以及集气瓶组合的洗气装置)。
6. 化学与生活、生产以及实验等相关问题中能形成“量”的意识。
三、考 试 内 容
考试内容分为“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部分。
㈠科学探究
主题 目 标
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得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4.认识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探究能力 提出问题 1.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经过启发或独立地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2.能比较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猜想与假设 1.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2.具有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作初步论证的意识。
制定计划 1.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经历制定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2.能在老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进行实验 1.能积极参与做化学实验。2.能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3.能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收集证据 1.具有较强的实证意识。2.学习运用多种方式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3.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4.初步学会运用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
解释与结论 1.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简单的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2.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简单的分类。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4.初步学会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反思与评价 1.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3.能体验到探究的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表达与交流 1.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比较明确地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2.与他人交流讨论时,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基本的实验技能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使用。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5.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6.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㈡身边的化学物质
主题 内 容 目标层次
地球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主要成分2.空气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3.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4.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5.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6.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说出认识知道认识初步学会了解
水与常见的溶液 1.水的组成2.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3.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4.溶解现象5.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也是常见的溶剂6.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7.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8.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9.结晶现象10.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11.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12. 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含义及应用 认识知道了解认识知道了解初步学会初步学会了解说出了解解释(初步学会)
金属与金属矿物 1.金属的物理特征2.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4.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5.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6.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7.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8.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9.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10.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11.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12.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了解区分认识知道了解知道了解了解认识知道知道 认识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1.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酸碱的腐蚀性3.稀释常见的酸、碱、盐溶液4.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5.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6.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7.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8.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9.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知道了解初步学会初步学会知道了解知道列举认识

㈢物质构成的奥秘
主题 内 容 目标层次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1.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2.氧化物的组成3.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4.物质的多样性 认识识别区分认识
微粒构成物质 1.物质的微粒性2.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3.微粒观点与某些常见的现象4.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5.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6.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7. 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关系和含义 认识知道解释知道知道初步认识理解
认识化学元素 1.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密切的常见元素2.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3.元素的简单分类4.原子序数与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元素5.“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认识记住知道找到形成
物质组成的表示 1.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2.化学式与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4.某些商品标签上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说出表示初步学会看懂

㈣物质的化学变化
主题 内 容 目标层次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4.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5.催化剂的重要作用6.物质是变化的观点 认识理解知道认识认识初步形成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1.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2.化学反应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与置换反应4.置换反应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的一些现象5.“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的应用6.复分解反应与碳酸盐、铵盐、硫酸盐和氯化物的检验和区分7.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初步认识解释判断解释理解理解了解
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2.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5.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认识说明初步学会初步学会认识
㈤化学与社会发展
主题 内 容 目标层次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1.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2.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3.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4.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5.水对生命的重大意义6.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7.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8.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9.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10.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11.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12.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13.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认识了解懂得认识理解认识形成知道了解知道了解了解认识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1.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2.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知道了解认识
化学物质与健康 1.某些元素(如钙、锌、铁、氟、碘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2.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3.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有损人体健康4.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5.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了解了解知道认识初步认识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1.“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的必要性以及处理的一般原则2.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3.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4.正确、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5.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认识了解认识初步形成认识

四、考 试 形 式 和 试 卷 结 构
1. 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
2. 结构: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占30%)只有单项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占70%),包括:填空题(约占18%)、简答题(约占20%)、实验题(约占22%)、计算题(约占10%)。
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30%)、中等难度题(约60%)、较难题(约10%)。
3. 试题内容比例(科学探究渗透在以下内容体系中):
身边的化学物质 (约 33%) 物质构成的奥秘 (约 23%)
物质的化学变化 (约 32%) 化学与社会发展 (约 12%)


























五、2009年佛山市化学科考试说明样题
一、选择题
1.(属容易题)水是生命之源,以下生活中的“水”能看成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食盐水 C.自来水 D.蒸馏水
【答案】D
2.(属容易题)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它的核电荷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

A.6和8 B.8 和6 C.8和2 D.6和2
【答案】B
3.(属中等难度题)以下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①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证明该溶液呈碱性
②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是硫酸溶液
③ 某白色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后加热,产生可使湿润的pH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证明该固体是铵盐
④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4.(属中等难度题)右下图装置,有贮气、洗气等多种用途。以下有关该装置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盛满水,气体从A管进
B.用于病人输氧,瓶内盛放水,B管接供氧钢瓶
C.测量HCl体积时,瓶内盛满水,气体从B管进,A管接量筒
D.除去H2中的CO2,瓶内盛放NaOH溶液,气体从A管进
【答案】D
5.(中等难度题)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
B.碱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所以氧化物中一定有一种元素不是氧元素
【答案】D
6.(属难题)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右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 甲 乙
① H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 KOH溶液
② Ag-Zn合金 稀H2SO4
③ 久置空气中的铝片 稀盐酸
④ 含有Na2CO3的NaOH溶液 稀HNO3
⑤ HCl和H2SO4的混合酸 Ba(NO3)2溶液
A.②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答案】B

二、填空题
1.(容易题)“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卫生,灾区使用了某种净水消毒泡腾片,其有效成分是二氧化氯。
⑴二氧化氯的化学式是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⑵二氧化氯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种共有 个原子。
【答案】⑴ClO2,+4;⑵两,3。

2.(中等难度题)右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测定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向右移,再向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 ① (填整数)的位置上。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O2约占 ② (填分数)。






【答案】①8;②1/5。

三、简答题
1.(中等难度题)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主要步骤如下:








⑴操作X的名称为 ;MgCl2•6H2O脱水的反应类型为 。
⑵试剂Y可选用 ,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生成M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⑶实验室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需要多次用到玻璃棒,如溶解、蒸发等的操作,其中,蒸发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答案】⑴过滤,分解反应;⑵盐酸(或HCl);MgCl2 ==== Mg + Cl2↑;⑶搅拌,防止因溶液局部过热造成液滴或晶体飞溅
2.(中等难度题)随着汽车数量的剧增,解决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汽车行业研究的一项课题。下列图片是小梅同学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⑴图8中的内容是《东南快报》的一则报道。
①报道中提到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佛山汽车如果改用天然气作燃料,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图9是2008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中我国自行研制的氢动力概念跑车图片。
①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氢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但氢动力汽车目前还不能普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②为了普及氢动力汽车,科学家仍在不懈努力。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装置中制氢气的原理: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①CH4(或甲烷),CH4+2O2====CO2+2H2O;②减少汽车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或改善空气质量(合理答案均可);⑵①2H2+O2====2H2O,氢气在贮存、运输等方面还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合理答案均可);②2B+6H2O====2 B(OH)3+3H2。

四、实验题
1.(容易题)根据下图所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a中的气体,观察到木条复燃,该气体是__________。
⑵将白色纸花用紫色石蕊试液喷湿,放入集气瓶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⑶集气瓶C中的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试管,2H2O====2H2↑+O2↑,氧气;⑵纸花由紫色变为红色;
⑶火星四射,3Fe+2O2====Fe3O4。
2.(中等难度题)下图A与B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气体的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⑴装置B表示正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填名称),并将其画到相应的位置,图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为防止水倒吸,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想制取CO2,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填“A”或“B”)装置;若想用装置A来制取干燥的氧气,使用的药品是MnO2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并在瓶________(填“①”或“②”)中加浓硫酸。
⑶A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先关闭分液漏斗活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热毛巾捂住瓶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装置漏气。
[分析]三大气体的制取是实验的常规题,药品、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能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等等都要求学生掌握的,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使用,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上拓展学生的思维,也是应用能力的体现。
【答案】⑴酒精灯,图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2KMnO4 === K2MnO4+MnO2+O2↑;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⑵A,H2O2,①;⑶然后加水浸没瓶②中导管的末端,瓶②中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
3.(中等难度题)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⑴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 。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 ,若不发出________________,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⑴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物质。
⑵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
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
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
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方案设计】⑴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看木条是否复燃;⑵SO2 + 2 NaOH = Na2SO3 + H2O;⑶实验时在B处易发生爆炸事故 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点火 尖锐的爆鸣声
【实验探究】H2
【思维拓展】⑴酸性;⑵SO2易溶于水,也能使液面上升;将NaOH溶液换成水做对比实验。

五、化学计算
1.(容易题)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C3N3(NH2)3
⑴三聚氰胺中C、N、H的原子个数比为 ;
⑵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⑶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
【答案】⑴1∶2∶2;⑵126;⑶66.7%。
2.(中等难度题)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6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20 11
第2次 20 6
第3次 20 2.8
第4次 20 n
⑴上表中n的数值为___________。
⑵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⑶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⑴2.8;(2)82.5%;⑶14.6%。
3.(中等难度题)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⑴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g。
⑵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⑶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







【答案】⑴4.4;⑵NaCl、HCl;⑶ 23.4g。



作者:柯老师(986727)09-02-26 10:33回复此贴
回复内容:
百分·佛山家教网 ©2003-2015